close
本文轉載自水族旗艦網      油燈大大    謝謝PO文
發表於 2005-9-22 11:07  資料 文集 短消息 
觀察母魚即將生產之心得

觀察母魚即將生產之心得

首先,我要澄清一個觀念:
每隻母魚都會有胎斑
不管是不是要生小魚都一樣...
只要是母的,就一定有胎斑
只不過懷孕的母魚胎斑會明顯變大,顏色會變深....
並不是說母魚懷孕時胎斑才會顯現出來
這是錯誤的觀念喔  

何謂胎斑?
胎斑是每隻母魚都會有的
就文字意義來看
胎斑似乎是一個"斑塊"
但事實上胎斑是一個孕育小魚生長場所的外觀表現
曾經聽一位大大說過
他解剖過母魚
發現母魚體內有一層黑色薄膜(以野生色母魚而言)
這層黑色薄膜將母魚的卵包起來
小魚就在這層黑色薄膜中慢慢成長......
而這黑色薄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"胎斑"了~~~


胎斑在哪ㄋ?
簡單來說
從母魚的側面來看
肚子顏色有2種顏色
前半部是銀色
後半部是黑色或暗紅色或橘紅色===>這就是胎斑了^^..
如果母魚沒胎斑的話
那就是隻"雄性化"的母魚
不具繁殖能力  

即將臨盆的母魚會變的比較安靜
會躲在角落~~~
此時若換新水
或使母魚感覺到壓迫(譬如空間太小)
母魚就會有早產的情形發生~~~
所以除了餵飼料外最好不要驚動母魚
讓他安靜地待產....
母魚將生小魚前
除了肚子會變很大外
大肚子也會呈現方形肚
就是感覺凸出來的肚子好像一個長方體黏在魚身上
有稜有角.........
除此之外,泄殖孔(肛門)也會突起....
若你的母魚有上述特徵
就要開始準備隔離了~~~

一般以野生色而論
由於卵是橘黃色的,而小魚的眼睛.體色都會有黑色素
故在母魚懷孕的過程中
胎斑顏色會變深.變黑
就是因為小魚的黑色素漸漸長成
所以導致胎斑慢慢變黑....
此時若胎斑夠大夠明顯
就可看到黑點,那就是小魚的眼睛..
若以白子而論
由於白子缺乏黑色素
故母魚胎斑不會變黑
但可於胎斑中看到小白點
那就是小魚的眼睛....
個人經驗覺得是白子小魚的眼睛比較容易看到
因為白子母魚的胎斑就是一團紅紅的
所以很容易看到白白的小魚眼睛..
但野生色因胎斑本身就較暗
所以比較不容易從一團暗色當中看到小黑點....

小魚在母魚體內由卵慢慢成長變成小魚
然後再脫離母體..
每一隻小魚在母魚體內都是蜷曲狀,由卵膜包住
所以一般正常的出生方式應該是:
母魚產出卵->小魚瞬間衝破卵膜->變成一條直魚而非蜷曲的魚
出生時小魚須衝破卵膜
否則將會窒息而死
若出生前小魚在母魚體內就衝破卵膜
將會造成母魚難產生不出小魚
小魚也會窒息而死..

以上是個人觀察母魚生產的心得
如有錯誤煩請不吝告知...
謝謝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92568 的頭像
    h92568

    酪梨與辣椒之美-孔雀癡水晶蝦與水草

    h925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